劉 燊
土地革命戰(zhàn)爭時期,我黨在創(chuàng)建紅軍、農村革命根據(jù)地、長征和推進建立抗日統(tǒng)一戰(zhàn)線的過程中,工作千頭萬緒。在繁忙的日程里,毛澤東十分重視理論宣傳工作,堅持把學習宣傳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與中國革命斗爭的實際相結合,解決了黨在中國革命中的統(tǒng)一戰(zhàn)線、武裝斗爭和黨的建設、抗敵侵略等基本問題。這一時期的理論宣傳工作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和發(fā)展開辟了新的篇章。
注重學習培訓,提升理論宣傳的實際效果
毛澤東引兵井岡山后,提出在敵人統(tǒng)治薄弱地區(qū)建立政權,表面上大家都同意,但不是每個人思想上都接受了。為了提高大家的認識,毛澤東通過推動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宣傳,組織開辦紅軍教導隊,在百忙中擠出時間親自為學員上政治課,講馬克思主義,進行無產階級思想教育。除了通過紅軍教導隊在培訓干部中宣傳馬克思主義外,還采用了利用黨內各種會議、開辦各類黨員干部訓練班、創(chuàng)辦《特委通訊》《赤報》《政治簡報》和《捷報》等形式,提高干部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。隨著井岡山根據(jù)地紅軍的壯大和區(qū)域的擴展,以及各項事業(yè)的發(fā)展,必須把馬克思主義由注重干部學習培訓擴展到廣大群眾,以增強他們對革命的信心及對黨的方針政策的理解。井岡山根據(jù)地在斗爭中取得了一些勝利成果,但群眾文化水平普遍較低,干部中有一定理論水平的人也不多。為此,毛澤東指導黨的組織以及宣傳部門采取創(chuàng)辦學校、編寫戲劇報刊、張貼標語、宣傳畫、墻報等形式,對廣大干部群眾進行馬克思主義宣傳。盡管由于戰(zhàn)爭等原因,各學校的教材以及各種宣傳活動無法統(tǒng)一,但學習宣傳的內容都是具有強烈的時代感和思想性的先進理論,都把馬克思主義教育作為其中一項重要內容。此外,根據(jù)地軍民還在墻壁上繪制了一幅幅宣傳畫,配上必要的詩詞和文字注解,這種傳統(tǒng)文化賦予新的思想的宣傳方式,在廣大干部群眾中產生了深刻反響,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,從根本上推動了馬克思主義在紅軍中的傳播,為中國革命取得進步奠定了理論基礎。
圍繞革命斗爭現(xiàn)實需要,豐富理論宣傳內容
伴隨著土地革命戰(zhàn)爭的進程,毛澤東不斷把馬克思主義運用到革命斗爭的實踐中,通過組織不同形式的宣傳活動,指引廣大紅軍官兵從偉大理論中吸取營養(yǎng),戰(zhàn)勝艱難險阻,激勵斗志。為了增強黨和紅軍的凝聚力戰(zhàn)斗力,毛澤東非常重視對廣大紅軍將士的馬克思主義教育。長征途中,紅軍除了行軍打仗和同黨內錯誤路線作斗爭外,還要對長征隊伍進行馬克思主義教育,向沿途群眾傳播革命火種,把科學理論的種子撒播在中國落后的西部。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,組織指導紅軍克服各種困難創(chuàng)造性地開展理論傳播工作,印制出版了《前進報》《戰(zhàn)士報》《干部必讀》等報刊。長征中,紅軍還印制了《馬克思主義淺說》《出路在哪里?》《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告民眾書》《中國共產黨十大政綱》《對苗瑤的標語口號》等,這些報紙書刊,滲透著馬克思主義思想,及時傳達黨的路線、方針和政策。紅軍中還成立了專門的石刻或木雕宣傳隊伍,負責沿途刻畫宣傳。由于這些刻畫方便醒目,內容言簡意賅,通俗易懂,取得了很好的傳播效應。長征途經的一些民族地區(qū),群眾關系非常復雜,既有漢族,又有少數(shù)民族。我黨根據(jù)各地群眾的實際情況,把馬克思主義宣傳與群眾的利益緊密結合,1934年11月的《紅星報》特意撰文強調,“必須首先從群眾切身利益開始,然后逐步進入到蘇維埃基本主張的宣傳,必須以最通俗的語言、極大的耐心,同群眾接近,來啟發(fā)他們的斗爭。不然我們的宣傳鼓動就引不起群眾的興趣與注意�!奔t軍維護群眾的利益,贏得了群眾稱贊和擁護,紅軍走到哪里,馬克思主義思想就傳播到哪里。
�。ㄕ幾浴肚熬》2015年第6期 )
Copyright @2014-2025 www.pyxjez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中共湖北省委黨史研究室版權所有,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
技術支持:荊楚網 鄂ICP備18025488號-1
微信公眾號
手機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