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所在的位置: 湖北黨史 >  市州展播

《黨史上的咸寧記憶》第二集:汀泗大捷鑄“鐵軍”

發(fā)布日期: 2022-01-06 來源:

  這里是咸寧歷史名鎮(zhèn)汀泗橋鎮(zhèn),因始建于1247年湖北最古老的石拱橋——汀泗橋而得名。它是咸寧的南大門,也是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。
  一座歷經(jīng)風雨的古老名橋,一支威名赫赫的革命鐵軍,一場彪炳史冊的經(jīng)典戰(zhàn)役,95年前,歷史的風云在這里際會,注定讓汀泗橋載入史冊。
  1925年11月,由共產(chǎn)黨直接領導的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獨立團在廣東肇慶組建,第四軍參謀長、共產(chǎn)黨員葉挺任團長。次年5月,獨立團作為先鋒部隊,率先揮師北上,揭開了北伐戰(zhàn)爭序幕。而就在北伐前夕,時任兩廣軍事委員會主席的周恩來,在廣州專門接見了葉挺,鼓勵獨立團加強訓練、英勇殺敵,他說:“現(xiàn)在有些軍不愿意派部隊打頭陣,但是只要你們獨立團打了勝仗,他們就會跟上來。”
  進軍北上,必須攻克重鎮(zhèn)汀泗橋。在中共鄂南黨組織及工農(nóng)革命群眾有力支援下,1926年8月26日凌晨4時,汀泗橋戰(zhàn)役打響。北伐軍分三路出擊,迅速占領汀泗橋前哨陣地高櫧山,但軍閥吳佩孚軍退守鐵路橋東塔垴山,以猛烈火力封鎖橋面,兩軍形成隔河對峙狀態(tài)。
  汀泗橋地勢險要,易守難攻。27日凌晨,葉挺獨立團以當?shù)剞r(nóng)民作向?qū)�,乘夜色從密林小路繞至東北古塘角,成功插入敵后,實施突襲。清晨,北伐軍從橋頭發(fā)起猛攻,敵軍全線崩潰。
  經(jīng)過頑強的戰(zhàn)斗,北伐軍殲敵一千多人,俘敵二千多人,勝利占領汀泗橋,打開了攻取武漢的南大門。
  經(jīng)歷血與火的洗禮,以共產(chǎn)黨員為骨干、不怕犧牲、英勇善戰(zhàn)的葉挺獨立團,贏得了“鐵軍”美名。
  葉挺獨立團名將錄
  開國上將
  周士第
  開國中將
  聶鶴亭 彭明治 譚希林 韓偉
  開國少將
  王云霖 袁也烈
  中共黑龍江省委第一書記兼省長
  歐陽欽
  新中國成立前為革命捐軀的將士
  胡煥文:獨立團第九連連長,1926年在北伐攸縣戰(zhàn)斗中犧牲。
  吳兆牲:獨立團第二連連長,1926年在北伐醴陵戰(zhàn)斗中犧牲。
  莫奇標:獨立團第一連連長,1926年在北伐武昌戰(zhàn)役中犧牲。
  曹淵:獨立團第一營營長,1926年在北伐武昌戰(zhàn)役中犧牲。
  賴元良:獨立團第二營副營長,1926年在北伐武昌戰(zhàn)役中犧牲。
  練國梁:獨立團機槍連連長。1926年在北伐武昌保衛(wèi)戰(zhàn)中犧牲。
  盧德銘:獨立團第二營營長,秋收起義總指揮,1927年秋收起義中犧牲。
  張伯黃:獨立團第三營連長,1927年會昌作戰(zhàn)中犧牲。
  許繼慎:中國工農(nóng)紅軍第一軍軍長,中共鄂豫皖特委委員,1931年犧牲。
  賀聲洋:中國工農(nóng)紅軍第十二軍軍長,1931年犧牲。
  陸更夫:紅四軍政治部主任,1932年犧牲。
  孫德清:中國工農(nóng)紅軍第六軍軍長,1932年犧牲。
  董朗:獨立團組織干事,1932年犧牲。
  彭干臣:新紅十軍參謀長,1935年犧牲。
  楊寧:獨立團第三營營長,1936年犧牲。
  葉挺:獨立團團長,新四軍軍長,1946年犧牲。

Copyright @2014-2025 www.pyxjez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
中共湖北省委黨史研究室版權所有,未經(jīng)書面授權禁止使用

技術支持:荊楚網(wǎng) 鄂ICP備18025488號-1

微信公眾號

手機版

国产一精品一av一免费,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精品,国产成人AV网站网址软件,国产日韩无码无卡视频